【报告题目】孤子的Thouless pump
【报告人】叶芳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12月1日(周四)14:30
【腾讯会议号】261 205 549
【报告摘要】在一些特定的周期系统里,波包在横向跨越晶格时,其跨越的方向和距离仅决定于系统的某种全局特性——“拓扑性”——而与其所在处系统的局部细节无关。该现象最早由物理学家David Thouless在1983年发现,后被称为“Thouless泵浦”,又名“量子输运”。Thouless泵浦在很多物理系统中都得到了验证。由于很多物理系统具有非线性物理响应,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非线性如何影响Thouless 泵浦?我们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在非线性的作用下,发生Thouless 泵浦的载体便是孤子,即一个局域的波包可以在拓扑保护下发生空间上的输运。而且,通过非线性这个自由度,空间输运的距离可以发生离散的变化,输运的方向也可发生重新定向!物理上,这是因为非线性不仅仅形成了孤子,还耦合了系统不同的能带,导致孤子在不同能带之间发生Rabi振动所致。
【报告人简介】叶芳伟,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浙江师范大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10月至2008年5月在西班牙ICFO(The Instiute of Photonics Sciences)从事研究工作,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从事研究工作,2010年10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获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烛光奖”等奖项。担任上海市物理学会原子分子与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光孤子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Frontiers in Nanotechnology、Scientific Reports的编委等。在包括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IF>10) 在内的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基础研究突破奖”,“2020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等。主要研究工作被著名科技媒体如Physics World、Nature Photonics、Phys.Org、Photonics.com、中国科学报、上海科技报等亮点报道,部分成果被写入光学类经典教科书《Nonlinear Fiber Optics》 (G. P. Agrawal 著,第六版)。
欢迎广大老师和同学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