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无机钙钛矿纳米闪烁材料的发展与挑战
【报 告 人】张志军 教授 上海大学
【报告时间】11月27日(周六)上午 10:00 -11:00
【报告地点】科技楼29-535(线上集中报告)
【报告摘要】闪烁材料是实现X射线、γ射线或其他高能粒子探测与成像的核心器件,在国防安全、高能物理、核物理、工业无损检测、核医学成像和地质勘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闪烁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光产额、空间分辨率、衰减时间 (即时间分辨率)、截止本领和辐照硬度等。针对未来辐射探测与成像的发展趋势,兼顾高空间分辨率和超快衰减时间的闪烁材料是人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例如北京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惯性约束核聚变 (ICF)、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光源极端条件下的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 (MaRIE),以及费米实验室Mu2e&Mu3e实验等大型科学装置都对闪烁材料提出了高空间分辨率和亚纳秒衰减时间的要求。
报告将介绍闪烁材料的发展历程和机理研究,结合未来超快高分辨闪烁材料的发展需求,着重介绍用于X射线探测成像的铯铅卤钙钛矿纳米闪烁发光材料的研究历程,探讨全无机钙钛矿纳米闪烁材料在核物理、高能物理与核医学成像领域应用中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人简介】张志军,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学位 (导师:赵景泰教授),2009-2012年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TU/e)从事博士后研究 (合作导师:P.Dorenbos, H.T. Hintzen)。2012年9月-2014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2014年4月至今任上海大学特聘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大学材料学院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课题组组长、《Current Chinese Science: Electronic and Crystal structures》、《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和《发光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通讯评议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专家和上海技术交易所智库专家。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联合基金、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上海市重大研发计划项目、上大新材料(泰州)研究院项目和CT探测器核心材料开发项目等。至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近120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 Opt.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Phys. Rev. B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他引30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授权14项。
【邀请人】郭海 教授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