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

5月12日-物理学科学术报告 (雷磊/中国计量大学,刘永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钟家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乔旭升/浙江大学)

作者:研究生办-苏丽诗  发布者:研究生办-吴瑛   发布时间:2024-05-08  浏览次数:12

报告

【报告题目】: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闪烁余辉光谱调控与X射线成像

【报告人】雷磊研究员,中国计量大学

【报告地点】29-414

【报告时间】2024512周日)上午8:30-9:20

【报告摘要】X射线具有依赖于物质组分和密度的差异化穿透特征,经探测器件与成像系统形成明暗对比图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无损检测和安检等领域。稀土氟化物纳米闪烁余辉材料具有微结构设计多样化、光谱调控范围宽与器件加工灵活等优点,能够实现无背景荧光信号的延时X射线探测与成像。开发高性能稀土纳米余辉材料、研制大面积柔性探测器件,实现低剂量三维X射线成像是本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报告就课题组近年来在稀土氟化物纳米闪烁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光物理机制、探测器件与三维成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单介绍。

【报告人简介】雷磊,中国计量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柔性X射线探测与成像领域的研究。现任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稀土磁/光电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担任Advanced Fiber MaterialsJournal of Rare Earths期刊青年编委。排名第一获2021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主持国家、省部级基金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Nano LetterseLight以及Laser Photonics Reviews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报告

【报告题目】Cr3+激活石榴石体系发光性能调控研究

【报告人】刘永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报告地点】29-414

【报告时间】2024512周日)上午9:20-10:10

【报告摘要】荧光转换型宽带近红外LED具有谱带宽、峰位易调谐等优势,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其核心是研发效率高、稳定性好的近红外荧光材料。本报告简要介绍过渡族离子Cr在硅基、铝基石榴石体系中的发光性能及其调控机理,探索了荧光转换型近红外LED特种光源中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刘永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 2014年至今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9年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会员、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长期从事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研究,围绕LED与激光照明,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青年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1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Mater.Light Sci. Appl.Laser Photon. Rev.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他引3500余次;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8,研究成果曾入选2017年度中国稀土十大科技进展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发光学术会议,担任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委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委会委员、《发光学报》青年编委。


 

报告

【报告题目】无机荧光材料的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报告人】钟家松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地点】29-414

【报告时间】2024512周日)上午10:10-11:00

【报告摘要】荧光温度探针技术因其非接触的测温方式能够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实际温度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具有对温度变化的高灵敏度,并具有亚微米级的空间和热分辨率,能够满足实时和高精度测温需求。基于此,我们从基质晶体结构、发光特性以及其在温度传感中的应用出发,探索了基于荧光寿命测温模式、双激活中心的荧光强度比以及多光谱参数的多元化测温模式。

【报告人简介】钟家松,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光电多功能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培育)(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等课题多项。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Laser Photonics Rew., J. Mater. Chem. C, ACS Catal., Chem. Eng. J.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论文他引>1009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撰写专章1篇。入选英国皇家学会化学期刊类Top 1%高被引学者,现为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Journal of Rare Earths》与《发光学报》青年编委。



报告

【报告题目】稀土卤氧玻璃结构调控、发光增效与应用演示

【报告人】乔旭升副教授浙江大学

【报告地点】29-414

【报告时间】2024512周日)上午11:00-11:50

【报告摘要】稀土掺杂发光功能玻璃在激光、光通信、射线探测、新能源光谱转换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面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了解决稀土发光卤氧玻璃面临的结构模型不完善、发光构效关系不明确等关键问题,我们建立了多组分无机玻璃体系的结构的通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模型,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复杂体系玻璃结构无法模拟的难题。对标商用BGO闪烁体,研发了一类氯化钡纳米晶玻璃陶瓷闪烁体产品,除了具有比BGO更高的X射线光产额(≈132 % BGO),还较BGO具有更稳定、更大尺寸和更高分辨率成像的综合优点。提出了增强玻璃激活离子上转换发光的最大声子能配位环境策略,以及增强玻璃激活离子下转换发光的低平均声子能配位环境策略,具有很好的普适性,这为发展新型高效发光玻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研制出了一类稀土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在980nm半导体激光泵浦下,可产生250 nm激光输出,在短波长紧凑激光器领域显示出重要应用前景。研制出了一类紫外大吸光度(>2)、可见高透过率(> 90 %)、紫外到可见高效发光(IQE > 90 %)的光谱下转换透明玻璃陶瓷,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可有效提高光伏效率、抑制紫外辐照损伤和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报告人简介】乔旭升,2007年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安旭生物联合研发中心主任,杭州市硅酸盐学会秘书长,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委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特种玻璃分会理事、电子玻璃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发光功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或参与了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浙江省领雁重点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和校企合作重大项目。已在ACS NanoAdv. Science等国际期刊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SCI论文他人引用2000多次。开设课程:《材料科学基础II》和《固体化学》。曾于2008年、2010年、2013年分别赴法国 Rennes I大学玻璃与陶瓷实验室、德国Kiel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和美国North Texas大学从事有关玻璃与玻璃陶瓷光电性能、微结构和材料计算的合作研究。曾多次受邀担任ISNOGICG等国际会议分论坛主席或共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