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1)固液界面水的分子尺度有序-无序结构(2)复杂碳基表面离子吸附的调控及应用| 光电子讲坛
【报告时间】:2024年9月11日(周三)下午2:30
【报告人】:王春雷(上海大学)、陈亮(宁波大学)
【主办方】: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
【线下地点】:光电子研究院302报告厅(北山路285号)
【线上直播链接】:https://m.koushare.com/live/details/37240
报告一
【报告题目】:固液界面水的分子尺度有序-无序结构
【报告人】:王春雷研究员,上海大学理学院
【报告摘要】:水分子无处不在,界面上的水分子受到界面影响往往体现出不同于体相水的行为。我们预测水分子有序结构导致常温下固体表面上的“不完全浸润有序单层水”,水润滑特性及超低介电常数等物性,生物蛋白“学习”该机制,诱导界面水的有序-无序结构,并调控结冰成核行为。界面水及生物分子还有特殊的太赫兹吸收峰,这为外光场调控许多固液界面行为和生物分子行为(如DNA解旋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1] C Wang and H Fang et al., Phys. Rev. Lett. 103,137801 (2009)
[2] M Qu and C Wang et al. Chem. Sci. 13, 10546 (2022)
[3]Z Zhu et al. Nano Lett. 24, 10, 3243–3248 (2024)
[5] K Liu and C Wang et al. PNAS, 113, 14739 (2016)
[6]Q Zhang, C Wang et al., The Innovation, 2024 in press
[7]K Wu, C Wang, C Chang et al. J Phys Chem Lett 11, 7002(2020)
【报告人简介】:王春雷,上海大学理学院研究员,主要开展“界面水的相变行为及其生物效应”研究,从比较简单均一的固体材料表面开始,再到复杂的柔性材料和生物分子,重点关注这些体系中表面结构诱导界面水的无序—有序相变特性,以及其如何主动参与和调控界面物理性质和生物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表面浸润性质、抗冻蛋白的结冰成核效应、双亲分子的溶解行为等。工作解决了领域内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引发了国际上许多课题组的后续实验和理论工作。共发表文章90余篇,包括PNAS,PRL(2),JACS, Nano Lett., Chem. Sci.等,引用3000余次。

报告二
【报告题目】:复杂碳基表面离子吸附的调控及应用
【报告人】:陈亮教授,宁波大学
【报告摘要】:碳基表面的离子吸附、脱附行为及其平衡,对碳基表面在离子筛分、浓缩、结晶过程在环境水处理、新功能晶体材料等领域应用极为重要。通过调节离子和碳基表面的芳香环、及其离子与芳香环周围含氧基团等作用,实现离子高效吸脱附控制及筛分(Nature 2017;Nat. commun. 2022),其中对二价离子筛分中保持高截留率的同时,连续刷新高水通量记录;在中等浓度(未饱和)获得Na2Cl、NaCl2等阴阳离子配比和传统理解不同的晶体;通过碳基表面电势调控,实现了这些晶体高产量制备,进一步发现这些晶体具有压电、金属性、磁性等优异物理特性(Nat. Chem. 2018; Adv. Mater. 2023);发展出放射性核素超高通量筛分、超高灵敏应力传感等原创颠覆性技术。
【报告人简介】:宁波大学物理学教授。从事碳基表面离子吸附及新晶体研究。对离子精确筛分与富集,全新二维晶体的金属、铁磁、压电等特性进行研究,应用于超高通量离子筛分、超高灵敏应力传感等原创技术。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Nat. Chem.》、《Nat. Commun.》、《Adv. Mater.》等期刊。被诺奖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在《Science》、《Nature》上引用,在正刊和子刊上进行引用或专题报道41次,单篇最高引用1000多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