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2024年义乌市中小学教师科技科普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在浙师大物电学院顺利举办

作者:院办-牛涛  发布者:院办-牛涛   发布时间:2024-11-13  浏览次数:138

 1030日至111日,2024年义乌市中小学教师科技科普实践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浙江师范大学顺利开展,来自义乌市各中小学的60余名一线科学教师围绕科学创新课堂设计、科学课程的项目化学习设计、科学实验探究、校园科普活动展示、高科技设备观摩等项目环节进行为期3天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培训。舟山市南海教育集团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金可泽,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杨封友,义乌市初中科学教研员金林平,小学科学教研员应航,浙师大物电学院党委书记周军强等参加项目活动。

卓越讲座启迪智慧

 金可泽老师在《初中科学创新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的讲座中,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深入剖析了课堂科学教学的核心要素、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课堂教学的关键构成,并辅以丰富的教学实例,从教师角色、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教学文化四个维度,与学员们共同探索科学创新课堂教学的实现路径。

 杨封友老师在《技术与工程视角下的科学课程项目化学习设计》讲座中分享了其对工程技术学科教学的深刻见解,并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了三导·七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应用,为学员们提供了技术工程类课堂教学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动手实验夯实技能

 主办方充分整合了浙师大优质的实验资源,为学员们创设了动手实践的平台,邀请银龄教师胡一中指导《实验探究之两栖动物(蛙)解剖》实践课,通过深入观察蛙类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结构,使学员们能够全面理解蛙类的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关键生理系统,从而深刻把握两栖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浙师大物电学院钱惠国老师和学员们共同探讨《实验探究之智能传感器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与实践》,大家学习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设计、开发流程、控制器操作以及基于Mixly平台的Arduino编程与控制技术。


观摩交流拓展视野

 学员们先后参观了金华市江滨小学和浙江光电子研究院。金华市江滨小学谢旭琴副校长向大家介绍了学校整体建设情况,科学教研组组长王金生老师分享了该校在科学教育领域开展的丰富活动和取得的实践成果,随后共同观摩了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专职科普员章育松老师带来的《“跃”动时光》科普示范课。

 在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师大“双龙学者”特聘教授陈晨博士向大家介绍了浙江产业光源的建设规划,并展望了其将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浙师大物电学院副教授、浙江光电子研究院院长助理沈建国博士带领大家参观了处于国际前沿的真空互联装置设备,指出这些设备在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义乌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应航老师培训后谈到,培训安排科学紧凑,2堂理论课2堂实验课2个参观交流,主题明确、简洁明快、短小精干,后续对于老师们无论是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还是校园科技科普活动的组织都大有裨益。

 浙师大物电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周军强表示,该项目的设计实施凸显了学院的专业优势,又紧密对接了地方一线的实际需求,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指出学院的科普团队一直在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尤其自2022年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成立以来,系统开展科普送教、科技研学、科普师训近百场次,惠及师生群众10万余人次,后续将继续承接各类科技科普研学、师训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以及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同时助力金华市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活动由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与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充分接洽后论证设计并组织开展。

 

 

图文:吴琼、丁书亚

一审:牛涛

二审:阮敏尔

三审:周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