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1)量子点光电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2)软X射线散射在软物质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光电子讲坛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20日(周三)下午14:00
【报告人】:康永印(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焦学琛(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主办方】: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
【报告地点】:光电子研究院302报告厅(北山路285号)
报告一
【报告题目】:量子点光电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 光电子讲坛
【报告人】:康永印研究员,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
【报告摘要】: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Moungi Bawendi、Louis Brus和Alexei Ekimov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作为纳米技术的一种里程碑材料,量子点具有发射波长可调、半峰宽窄、吸收范围宽、发光效率高等特点,其在光电显示、传感、生物检测、光伏等领域都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报告以量子点显示应用为例,系统介绍了量子点材料的特点、主要显示应用技术路线和量子点显示应用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发展趋势。
【报告人简介】:康永印,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研究员,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任。2010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17年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0年起任职于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正高级工程师。2023年6月加入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建立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参与和主持多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省、市研发项目以及多项产业化项目,所负责开发模拟自然光光源(小黄帽台灯系列)和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产品已获市场广泛应用,科研转化产品销售额4亿元以上。牵头制定了2项量子点光转换膜国家标准(GB/T42976-2023和GB/T42977-2023),在研IEC国际标准3项(IEC TS62565-4-4, IEC TS62876-4-1和 IEC TS62607-3-5)。获得2021年度浙江省“国内首批次新材料”首台(套)产品奖励(排名第一)和2020-2021年度杭州高新区(滨江)青年科技英才。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9件和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件。现兼任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技术委员会(IEC TC110)和电工产品和系统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IEC TC113)中国专家,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委员会(SAC/TC547)和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SAC/TC279)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显示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纳米光电工作组(SAC/TC279/WG10)副组长,北京同仁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眼科诊疗设备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报告二
【报告题目】:软X射线散射在软物质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光电子讲坛
【报告人】:焦学琛研究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报告摘要】:构效关系是材料和器件优化研究的关键,其正确建立前提是准确的结构分析。软X射线散射技术是一种新型散射技术,它不仅能像传统的散射技术对被测物体形成统计性的、高度定量化的结构数据,而且具备独特的化学对比度,可以直接追溯每个衍射峰的物质起源,特别适合于软物质材料的结构测量。基于该技术,用户可以清楚地测量相分离尺寸、相区纯度、相界面分子取向等关键信息,另外,基于灵敏的化学对比度,用户还可以清晰分离不同有机分子产生的散射信号。软X射线散射技术是金华散射线站的核心关键技术,是我国首套专门用于软物质结构研究的线站,该技术已经在有机光电、高分子功能薄膜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报告人简介】:焦学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研究员,金华散射线站负责人。2017年1月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物理系,2020年完成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澳大利亚同步辐射光源3年的博士后工作,加入中科大。主持纵向项目、校内基金、横向项目共计约2500万元。作为任务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专利和软件著作3篇。获安徽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