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

12月6日-物理学科学术报告(王雪华教授,中山大学)

作者:研究生办-苏丽诗  发布者:研究生办-吴瑛   发布时间:2024-11-27  浏览次数:17

【报告题目】微纳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按需调控

【报告人】王雪华教授,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报告时间】126日(周五)10:30—11:30

【报告地点】:科技楼29-414

【报告摘要】微纳光场的按需调控及与物质相互作用是人类了解未知世界的有力手段,是高性能微纳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芯片的物理基础,在量子、传感、信息、材料和生命、医学、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报告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微纳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按需调控研究:一是构建并利用空间高对称点场和涡旋光场将随机辐射的光子调控为有序光子流,高效实现有“里程碑”及“先驱性”意义并“引领一个黄金时代”的按需可控微纳光子源;二是有效压缩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光场的模体积和耗散线宽,克服和抑制室温下的巨大耗散,从而高效实现单辐射子与光子的室温强耦合人工量子态;三是按需设计和剪裁微纳光场的相位,打破硅基光子器件在可见光区低效的长期困境,高效实现了光子图像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并解决了超构透镜工作带宽与数值孔径互斥的巨大难题。报告最后将展望未来的发展和挑战。

【报告人简介】王雪华,1995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他是教育部CJ学者特聘教授、国家JQ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他作为首席科学家和负责人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他长期从事微纳光子学与量子物理及其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微纳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按需调控和微纳光电的高效融合,包括高性能按需可控微纳量子光源,室温量子态及其量子器件,以及有源无源光电子器件的集成。部分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他已发表包括上述研究成果在内的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Nat. Nanotech. 3篇、Nat. Photon. 3篇,Phys. Rev. Lett. 8篇、Nat. Commun. 2篇、Sci. Adv. 1篇、Nano Lett. 4篇、Light: Sci. & Appl. 4篇、Adv. Opt. Mater.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