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

5月9日-物理学科学术报告(韩庆邦教授,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研究生办-苏丽诗  发布者:研究生办-吴瑛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次数:13

报告题目水下构筑物缺陷超声检测与模式识别关键技术及方法研究

报告人韩庆邦教授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时间59日下午2

报告地点20-404

报告摘要水下构筑物是指各种水利水电建筑结构,诸如桥梁、大坝、隧道、地下管道等,水下结构建筑一般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相对于工业超声检测、医学超声检测,关于混凝土检测的理论及技术还很不成熟,超声波信号在混凝土结构中传播时,由于混凝土的强散射等特性,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微弱且信噪比不高。水下检测声呐成像一般像素较低,信噪比差,模式识别误差大。针对以上问题,本团队依托近几年立项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开展了混凝土建筑物的超声检测及成像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混凝土预应力波纹管压浆质量超声检测、大功率超声脉冲激发器设计、水下超声清洗装置设计、阵列大功率激发装置设计、水下高压脉冲致泡清洗、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构建物表面缺陷模式识别、地下排水管道声呐检测图识别等,旨在探索水下构筑物新的检测技术及方法。

报告人简介:韩庆邦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水下信息感知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工程检测与物理探测专委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学会委员,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应用声学编委等。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超声检测检测技术、水工结构超声检测模式分析、水下声信息感知与处理、声学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曾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常州市科技进步奖,常州市自然科技论文一等奖。主持包括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件,专利转化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