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材料的性能调控及多功能应用研究
【报告人】:钟家松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报告时间】:5月10日下午4点
【报告地点】:29-414
【报告摘要】: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材料在宽谱发射特性与长余辉发光效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在光电子器件、生物成像及防伪加密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近红外光凭借组织穿透性强、肉眼不可见、光损伤低等特性,在生物成像、食品分析、植物照明、夜视以及光存储加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契合各类实际应用需求,荧光材料的性能调控尤为关键。为此,我们借助陷阱工程、化学单元共取代、离子掺杂等策略,研发出一系列性能优异、发光效率高、热稳定性好的近红外荧光材料应用于生物体外无损探伤。此外,我们还通过离子掺杂、能量传递、合成控制等方式,在单一材料中实现多模发光与多模应用,构建了多维度光存储加密与防伪。最后,结合近红外长余辉与应力发光特性,开发出穿透力强、信噪比高、具备自恢复功能的多功能长波长宽带近红外长余辉及应力发光材料,实现应力可视化与无损检测,为新型智能传感与无损探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案。
【报告人简介】:钟家松,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培育)(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等课题多项。近年来,在稀土发光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固态照明与显示、智能传感、信息存储与防伪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Laser Photonics Rev., Smal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100次12篇,ESI热点/高被引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撰写专章1篇。入选英国皇家学会化学期刊类Top 1%高被引学者、浙江省高校领军高层次拔尖人才,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榜单”。现为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Journal of Rare Earths》与《发光学报》青年编委。培养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入选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等。毕业生前往悉尼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就职于华为、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