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院组织开展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教学研讨周活动。我院作为牵头学院承办第三组教学研讨活动,地环学院、工学院、化材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理医学院、数学学院共同参与。各学院分管领导、学位点负责人及导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于5月9日上午进行,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深入课堂观摩方亮老师主讲的《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二是围绕研究生教学质量提升展开专题研讨。研讨会聚焦交叉学科培养模式创新与学科竞赛驱动创新能力培养两大主题,与会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展开热烈讨论,为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一、课堂观摩:实践教学展示
活动伊始,全体教师走进方亮老师的《半导体器件物理》课堂。该课程是物理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的选修课。方老师以PN结的形成引入主题,通过费米能级的计算、能带结构的分析、空间电荷区的形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半导体器件的能级特性。课堂节奏明快,重点突出,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
观摩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课堂效果展开讨论,对方亮老师的教学感染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出了建议。

二、专题研讨:聚焦质量提升,共谋培养创新
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与会教师围绕两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主题一:交叉学科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随着科技发展日益复杂化,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迫切需求。数理医学院作为交叉学科代表,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分享了立足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经验。生命科学学院杨冬梅副院长提出需从课程体系重构、双导师制推行、论文评审体系改革等方面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保障。其他学院也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主题二:学科竞赛驱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针对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赛事,与会教师探讨了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联动机制。会议指出,学科竞赛存在学科间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学术型硕士参与积极性不足。为此,建议探索差异化竞赛模式,将竞赛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物电学院导师代表沈建国老师提出,导师应积极参与竞赛评审,以争取更多资源,这一建议得到广泛认同。
三、总结展望

研讨会上,各学院通过深入交流,发现了共性问题与合作契机,并呼吁进一步打通研究生课程资源,满足 交叉学科学习需求。研究生院专聘副院长林飞龙在总结中说道,将认真梳理研讨会上大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及时向学校反馈,并落实到后续工作中。
本次研讨活动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跨学科合作搭建了桥梁。未来,我院将再接再厉,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