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丽水市中小学教师科技科普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在我校顺利举办

作者:院办-牛涛  发布者:阮敏尔   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18

514-17日,丽水市中小学教师科技科普实践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浙江师范大学物电学院顺利开展,来自丽水市各中小学的60余名一线教师,围绕科学创新课堂设计、工程实验科学教学设计、科学教具研发、科学实验探究、校园科普活动展示、高科技设备观摩等项目,进行了为期4天的集中培训。

首堂课上,物电学院党委书记周军强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着重列举了天眼巨匠南仁东的感人事迹以及严济慈、潘建伟、陆朝阳三代科学家相传的故事,全面介绍了正在着手的科学大装置建设以及助力教育“双减”的科普工作开展情况。

谢小立校长在《工程实验:技术与工程、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的整体教学构型》讲座中分享了其对工程实验教学的深刻见解,并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为学员们提供了一种技术与工程、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融合发展的课堂教学新视角和新模式。

陆杭军教授作《校园科技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专题讲座,介绍了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开展的“下午三点半”科普课堂、周末实验室、科普赋能山区26县、科技夏令营、流动科普超市等系列科普教育活动,阐述了校园科技活动组织和实施的关键要素,为校园科技活动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参考。

钱惠国老师和学员们就《智能传感器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共同实验探究,讲述了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设计、开发流程、控制器操作以及基于Mixly平台的Arduino编程与控制技术,现场指导学员学习设计开发各类智能传感器实验。

许富洋老师和学员们就《基于数字化制造的科学教具精准开发》进行了实验交流,现场展示了3D打印技术以及激光切割技术,并演示了教具及实验组件“小孔成像”“光的色散”“悬浮的乒乓球”,实地感受3D打印技术在科学教具开发中的独特魅力。

期间,学员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来到金华市江滨小学,参观校史馆,直观了解了江滨小学的发展历程。五彩星光科技馆内展出的“下午三点半”项目成果备受关注,科普长廊上从科学家的介绍到各种科学仪器的探索,再到学生的科学画作和社团课堂,让人目不暇接。在万物气象生态园,参观了金华市气象台老一代气象观测设备,参与了气象数据的监测。在“木托之邦”STEAM实践馆,了解了传统木工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在浪花广场,科学展板涵盖了从宇宙奥秘到生命科学,从环保科技到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江滨小学科学教研组组长王金生老师分享了该校在科学教育领域开展的丰富活动和取得的实践成果。学员们还观摩了由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专职科普员章育松老师带来的《“跃”动时光》科普示范课。


学员们还参观了浙江光电子研究院,陆杭军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浙江产业光源的建设规划及其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带领大家参观了真空互联装置大型科学研究设备。


浙师大物电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周军强表示,该项目的设计实施凸显了学院的专业优势,又紧密对接了地方一线的实际需求。项目安排了3堂理论课2堂实验课2个参观交流,既涉及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理论学习、也兼顾了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提升、也涵盖了校园科技科普活动组织及高科技展示观摩等内容,安排科学紧凑,相信后续对学员们的成长会大有帮助。

据了解,该项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以及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活动由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丽水市教育局充分接洽后论证设计并组织开展。


图文:吴琼

一审:王丽亚

二审:牛涛

三审:阮敏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