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

5月28日-物理学科学术报告(叶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光电子讲坛

作者:研究生办-苏丽诗  发布者:研究生办-吴瑛   发布时间:2025-05-23  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上海光源高分辨微聚焦ARPES线站进展及其在拓扑量子材料和器件研究中的应用 | 光电子讲坛

【报告时间】:2025528(周三)下午14:00

【报告人】叶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主办方】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

【报告地点】光电子研究院302报告厅(北山路285号)

【报摘要】近年来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在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使其成为表面物理学领域的强大实验手段。ARPES技术不但在能量和动量分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还能够探测电子态在能量、动量之外的自由度,例如自旋和时间维度。与此同时,对微区能带结构的测量需求也开始显著增长,例如拓扑材料的边缘电子态、非均匀表面局部电子态,以及微纳器件在原位工况下的电子状态等等,这使得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ARPES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沿技术领域。在本报告中将介绍建设于上海光源BL03U光束线的高分辨微聚焦ARPES线站的最近进展。该实验站利用聚焦镜将样品处光斑聚焦至微米尺寸,通过高精度的样品位移台对样品位置进行扫描,并成功应用于微纳原型器件样品、非均匀表面样品以及粗糙表面样品的空间扫描ARPES测量。

【报告人简介】叶茂,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06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学士学位;2011年于日本广岛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广岛同步辐射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13年起作为核心骨干参与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能源环境新材料原位电子结构综合研究平台”的建设,负责真空紫外光束线的设计和搭建,并从2019年起负责该光束线站平台的运行,向国内外科研用户开放。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电子结构的研究,利用基于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的多种实验手段从微观电子结构的层面对新型量子材料的机理进行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no Letter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 SCI 论文,被引用约2800次,H因子27 

【代表性论文】

[1] Jianzhong Liu, Mao Ye*, et al., Realization of Honeycomb Tellurene with Topological Edge States, Nano Lett. 2024, 24, 30, 9296–9301;

[2] De-Yang Wang, Mao Ye*, et al., Coexistence of Strong and Weak Topological Orders in a Quasi-One-Dimensional Material, Phys. Rev. Lett. 2022, 129, 146401;

[3] Mao Ye*, et al., Carrier-mediated ferromagnetism in the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Cr-doped (Sb,Bi)2Te3, Nat. Commun. 2015, 6, 8913;

[4]Mao Ye*, et al., Role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in the Martensitic Phase Transition of Ni2Mn1+xSn1-x Studied by Hard-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 Phys. Rev. Lett. 2010, 104, 17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