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

8月17日-物理学科学术报告 (杨高岭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研究生办-苏丽诗  发布者:研究生办-吴瑛   发布时间:2025-08-15  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钙钛矿量子点光刻胶的直接光刻

【报人】:杨高岭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地点】:光电子研究院302报告厅(北山路285号)

【报告时间】:2025817日(周),上午9:30-11:30

报告摘要】 Micro-LED具有高解析度、高对比度、高亮度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显示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全彩化是其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量子点色转换技术是实现Micro-LED全彩化的一条重要路线,能有效解决红光Micro-LED发光效率低、三色芯片巨量转移难度大等问题。与传统CdSeInP量子点相比,钙钛矿量子点具有高的吸收系数、可原位制备等特点,成为量子点色转换应用的重要材料体系之一。将光聚合反应与钙钛矿量子点原位制备相结合,本报告介绍了一种钙钛矿量子点原位直接光刻技术。与传统的光刻方法不同的是,钙钛矿量子点在光刻流程之后生成,这就无需预先制备量子点所需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光刻过程中溶剂和紫外光对量子点的破坏。所制备的量子点像素高度可达10 μm,能充分吸收蓝光或紫外光,提高光转换效率;像素尺寸最小为5 μm,分辨率高达 2450 PPI,满足AR/VR显示对高分辨率色转换像素的需求;通过调节卤素的种类和比例,实现了对红、绿、蓝三色及全彩像素图案的构造。

【报告人简介】:杨高岭,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特聘研究员。2009年于郑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导师:邹炳锁、钟海政)2016-2020年于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合作导师:Dan Oron)2020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主要从事量子点光刻技术及其新型显示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北京市面上等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Synthesis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NanoNano LettersAngew. Chem. Int. Ed.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Photonic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3项;撰写学术专著1部;受邀在IDWICDTIMID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20余次,多次担任国际会议专题主席、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Nano ResearchInt. J. Extreme Manuf.Carbon EnergyExploration、《发光学报》等杂志的青年编委;曾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奖励基金、《发光学报》杰出青年编委;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显示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