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2025年浙江省科普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浙师大举行

作者:院办 刘学超  发布者:阮敏尔   发布时间:2025-11-03  浏览次数:10

111日,浙江师范大学正阳会议中心内思想激荡、共识凝聚。以“高质量科普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加法”为主题的2025年浙江省科普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全省7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此次研讨会是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高校助力高质量科普教育专项行动”的关键一环,由省科协、省物理学会指导,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类名师工作站、浙江省职业教育类名师工作站、浙江师范大学省政协委员会客厅等联合主办。会议旨在汇聚高校智力、联动各方力量,不仅是一次理念的碰撞,更标志着浙江探索构建融通型科普教育新范式的实践起航。

战略引领——高校牵头,共绘科普教育“新蓝图”

高校是高水平人才的孵化地,也是重要的高水平科研的发源地、创新发展策动,必须在新时代科普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盛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作为浙江省科协2025年“高校助力高质量科普教育专项行动”的关键活动,此次研讨会是落实省科协专项行动部署的重要举措,浙师大及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主动打通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壁垒,将高校的智力资源、科研平台和创新成果转化为服务青少年成长的“源头活水”。

他呼吁,要构建“高校牵头、政府支持、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形成科普教育的“浙江合力”。

机制创新——“科立方”启航,打造融通生态“最强大脑”

会上,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科立方”智库,标志着浙江在构建融通型科普教育生态上迈出关键一步。

科立方”智库全称为“科普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素养”智库,是我省第一个专注于融通科普教育与中小学科学教育,致力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专门智库。寓意以青少年科学为核心,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协同创新,构建多方联动、融通共生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新生态。

来自浙江省基础教育类名师工作站、职业教育类名师工作站科学相关学科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以及全省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成就突出的14位专家受聘为智库的首批成员。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阮高峰共同为智库成员颁发聘书。该智库将成为专项行动的“智囊团”,为政策制定、课程研发、项目评估提供智力支持。

实践赋能——融通资源,探索“加法”落地新路径

会上,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陆杭军介绍了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以高校引领、多方协同,构建科普教育新生态的探索历程。据悉,研究院已构建高水平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协同高校、科研机构与30余所中小学,组建“浙江省科普教育联盟”,创设“三点半课堂”、“科普进革命老区”、“浙江省科普运动会”等特色科普品牌,惠及师生逾3万人。

科立方”智库成员、安吉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平与宁波江北区教研室主任吴利文,分别分享了学校和区域层面如何协同教研力量,实现科普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机制和策略。来自杭州澎致小学与金华雅畈小学的校长则讲述了学校如何协同高校资源,构建“儿童友好”与“乡村特色”的科普新生态。

在自由讨论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赵惠松、赵力红、池松华等专家围绕“构建融通生态”建言献策,一致认为,未来需进一步协同各方资源,完善规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激励未来——托举梦想,点亮科学探索之光

研讨会同期举行了2025年浙江省中小学生科技报告征集活动颁奖典礼。该活动是“高校助力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由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联合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师大物电学院共同主办,收到来自11个地市的168项作品,展现了浙江青少年的科学视野与探究能力。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

我们不仅要奖励成果,更要呵护这份可贵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打造更多展示舞台,让每一个有科学梦想的孩子都被看见、被鼓励、被托举。”

(转自潮新闻

一审牛涛

二审阮敏尔

三审周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