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2024省两会 | 省政协委员、浙师大副校长李盛教授:深耕“海洋牧场” 建好“蓝色粮仓”

作者:院办 刘学超  发布者:阮敏尔   发布时间:2024-01-25  浏览次数:19

123日下午,出席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民盟金华市委会副主委、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教授代表科技界别作大会交流发言。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出席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发言。图片来源浙江民盟


全文如下:

深耕“海洋牧场” 建好“蓝色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近年来,我省沿海地区在耕海牧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批复的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我省有12个,一半在舟山。当前,我省建设海洋牧场面临以下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装备技术水平落后。山东和辽宁约有60家海洋牧场是由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申报和建设,共投入各类资金约33亿元,同时开发应用了新型网箱、休闲平台、繁殖育种等新装备、新技术。相比而言,我省海洋牧场建设基本依靠市、县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申请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企业参与度低,技术力量薄弱,建设规模、装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二)统筹联动机制仍未有效建立。我省自2018年机构改革后,省海洋与渔业局不再保留,相关渔业职能划到自然资源厅、环保厅和农业农村厅,其中渔业管理职能划到农业农村厅渔业发展处,管理的专业性和级别都有所降低;舟山除外,沿海各市目前均无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管理机构力量弱化,使得海洋牧场建设组织模式单一,牧场零星分布,难以形成合力开展大规模建设。

(三)多元化经济效益仍待挖掘。海洋牧场同时具备多元化经营条件,比如通过在人工鱼礁区附近建设码头、搭建海上游钓浮台,为游客提供游钓、潜水观光、海洋采摘、海上运动、海底探险、渔文化体验等活动。相比山东等地,我省海洋牧场建设基本以资源养护为主,尚未与民宿、文旅、精深加工等产业融合,经济效益不明显,尚未起到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提升价值链的行业引领作用。

(四)大型海洋生态修复改造技术应用困难。浙江海域目前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鱼贝藻增殖礁、乌贼产卵礁、幼鱼保护礁、洄游鱼类索饵礁等,这些分散的人工鱼礁建造成本高,辐射范围小,投入产出效益较低。进一步修复、改造海洋生态环境需要海藻场等连片海洋生物栖息场所建设,但受光照、水温、台风、海浪和风暴潮等影响,浙江海域现阶段无法大规模开展海藻场和海草床的构建。

为此,建议:

一、立足做强产业链,建设特色岛礁型海洋牧场

深入调研、厘清各市各海岛资源特点,在重点海域针对性地拟订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方案(包括特色养殖品种和技术等),设计“特色人工鱼礁+特色水产品+休闲渔业+文旅结合”的发展规划,量身定制海洋牧场建设项目,计算投入和产出,建立全域化海洋牧场产业技术体系,打造“生态链+文旅链+产业链+海岛链”的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岛礁型海洋牧场。

二、注重引入企业资本,壮大海洋牧场产业

结合各地招商引资政策,注重引进有实力和有意愿发展海洋牧场产业的大型企业,以及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海洋牧场运营公司,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模式,由国资控股搭建产业服务和技术平台,实施海域确权,针对性地发展海钓、旅游、餐饮、游学、培训、跳岛游、博览会等第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推进全省海洋牧场建设并辐射东海全域。

三、研发特色产业技术,打造典型海洋牧场

结合产业现状和基础,陆海统筹,三年内策划落地一批海洋牧场产业项目,以修复和优化海域生态为主线,结合“(产业、文化、人才、资本)+海洋牧场”的模式,量身定制,实施人工鱼礁、生态养殖、海上休闲、旅游海钓、文化传播、数字装备等建设,研发特色产业技术,培育和建设典型海洋牧场,逐步形成“一场一产”的特色海洋牧场产业格局,争取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探索研发适合浙江海域大规模养殖的海藻、海草品种,着力推进海域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汇聚多方动力活力,统筹推进建设开发

组建由省、市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海洋牧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省级统一部署+市级精心谋划+县区主动参与+公司积极投入+产业不断产出”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涉及政策、环境、科技、投融资、管理、补贴优惠等多方面问题,营造政策主导、专业支撑、产业引领的发展环境,激活行政机关的活力和企业的动力,提升产业的效益,以“市级策划—县区组织—公司实施”三个层级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强度与集约化开发力度。

供稿单位: 浙江民盟